【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马云的成长经历,以及马云成功创立阿里巴巴并发展壮大、不断转型的故事,对其精神特质、创业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经验等作了总结,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马云及阿里巴巴的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具体从马云的创业气慨、追求梦想、为人铺路、勾勒愿景、树立价值观、团队协作、企业文化、组织建设、人才队伍、未来战略、传播策略、退休转型等方面进行阐述,让读者更清晰地去了解一个成功企业及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从中汲取养分。
【作者简介】
王健平
财经作家,润商文化签约作家。专注企业史、经营管理、财富家族研究,长期关注马云及阿里巴巴,著有《帝国败于中层》《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战斗力法则》《洛克菲勒家族传》等。
陈润:新一代企业史作家,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商业杂志专栏作家,润商文化创办人、首席执行官。曾担任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特约评论员,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栏目特约评论员。为华润、招商局金融、戴尔中国、美的、联想、用友、卓尔等知名公司提供企业文化及企业史专项服务。
主要作品有:《“全球商业史系列”》(四卷本)《全球商业一百年1914-2014》《卓尔的故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转型样本》《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小米传:从0到5000亿的秘密》《时代的见证者》等,其所著的《雷军传:站在风口上》已有中文简体字版、中文繁体字版、日文版、韩文版、阿拉伯语版、越南语版6种版本。
【目录】
第一章 创业,少年英雄气概
弱小童年,侠义梦想
世纪之交,初遇互联网
优秀青年,勇于放弃
出击,带上“黄页”去北京
保持独立,迎接新世纪
第二章 30岁的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梦寄“阿里”,心系寰球
重回杭州,做1%的追求者
湖滨创业,联接“十八罗汉
追求做好,而非做大
蔡崇信加盟,融资步
第三章 铺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初见曙光,“省钱”做服务
疯狂扩张,清醒后明确使命
冷静看战略,重拾初心
赢取口碑,B2B模式崛起
解决痛点,“诚信通”横空出世
第四章 不崇尚关系,而要崇尚能力
再见MBA,用“草根”做大事
花钱育人,阿里巴巴初建“大学
直销铁军,执行力换企业未来
寒冬凛冽,却绝不做桌下交易
“跳湖”赌局,激情是熊熊火种
第五章 憧憬未来,勾勒102年愿景
超越赚钱,凸显愿景独立性
“非典”风暴,与员工携手前行
不设指标,用愿景引领“淘宝
拒绝游戏,目标是成年互联网
网商大会,蚂蚁能战胜大象
第六章 先进价值观,奠定创业基石
“整风”!为价值观营造打基础
从“可信、亲切、简单”到“独孤九剑
“六脉神剑”,价值观也可以考核
打造阿里的“四项基本原则
客户、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第七章 积极融合,不放弃任何团队成员
绩效考核,杀掉“野狗”和“未位
“迎娶”雅虎,用尊重消弭鸿沟
用心管理,提倡闻团队的“味道
“政委”体系,不断改造和学习
“阿里味儿”,公开化的优势互补
第八章 工匠精神,成就伟业的灵魂
高管轮训,并非“杯酒释兵权
支付宝,“能做”和“该做
选择王坚,“阿里云”诞生
在“淘宝商城”风暴中
余额宝,向传统金融说不
第九章 文化年轻,企业就不会老
香港上市,笑脸更灿烂
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诚信门”危机,文化必须纯净
换个眼光,新“合伙人”体系
退市只为进取,好企业要能造血
第十章 今天和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
创造“双十一”,现在!立刻!马上!
“菜鸟”起飞,敬畏未来感恩昨天
事业部制,“小而美”迎接明天
生态平台整合,创造新价值
首倡“五新”,去想象和创造未来
第十一章 传播品牌,比传播商品更重要
“月饼”风波,价值观基础不动摇
纽约钟声,全球见证盛大时刻
“玩”电影,更“玩”出新内涵
一场盛大年会,让全世界瞩目
交棒张勇,传承从交替开始
第十二章 虽成巨富,更愿为导师
自许“老师”,追求新企业家精神
有了爱,再去拥有一切
为社会保管财富,不是为自己
让能力大于欲望,远见带来自在
追求人生的大平衡,而非一时一地
附录
大事记
名言录
文章摘要
1995年6月,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坐在桌前,凝视着刚打印出来不久的文件:
“马云,男,1988年8月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分配来我院基础课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994年调任院党政办公室所属外事办公室主任。该同志以深入社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为由书面提出辞职,经所在部门领导挽留,该同志坚持辞职。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经院长批准,同意马云同志辞职。辞职时间为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
五分钟后,主任熟稔地打开抽屉,小心翼翼地拿出公章,盖在文件的落款处。到当天下班时,有关这个年轻人辞职的记忆,已经被他彻底抛入脑后,一如其他的繁杂公务。
二十年不到后,整个国家都已经知道了曾经的青年教师马云。
辞职之后,马云亲手创建了市值四千多亿美元的公司,让全中国女性找到了足不出户购物消费的捷径,他将互联网和货币基金第一次结合起来,他的梦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即便如此,马云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教师身份,甚至不乏感性地说道,“我最快乐的时候,是一个月拿91块钱,我当老师的时候”。
但马云可能并未意识到,他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教坛。
最初,马云教会了自己什么是创业。从“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到“国富通”,尽管他从互联网市场上挖到了“第一桶金”,也看到了梦想成功的曙光,但却始终功亏一篑。这让他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也形成了个人价值观、使命、愿景的内核,奠定了此后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灵魂渊源。
随后,马云教会了追随者什么是创业。从北京回到杭州时,跟随他创建阿里巴巴的只有十余个人,连公司场地也是在民房中。如此条件下,马云身先士卒,以超越常人的意志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乐观开朗的活力,化解了“学生”面前重重艰难困阻,最终坚持拿到风险投资。
再然后,马云教会了市场什么是电子商务。获得国际风投之后,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以惊人的效率,不断开启着中小企业学习电子商务的智慧之门。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营销和服务,阿里巴巴通过其“诚信通”、“中国供应商”等项目,以切实的变化,给当时中国的所有中小企业主上了一课,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的明显差别,并坚决地选择加入互联网贸易的大军。在改变了中小企业主的商务思维与方式之后,马云又以淘宝、支付宝、余额宝等项目,不断向全中国亿万普通民众上课,让他们知道购物、支付、理财等日常司空见惯的生活内容,一旦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完全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收获意想不到的财富。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