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Free Shipping to West Malaysia when you spent RM40 and East Malaysia when you spent RM150.
Sale

《儿童教育心理学》影响全球亿万父母和教师的经典读本 |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教育理念代表作

全球销量超5000万册,畅销近100年,被译成50多种语言。

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教育理念代表作。影响全球亿万父母和教师的经典读本。

解读儿童行为,洞见儿童心理,培养健康人格。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RM29.90

Backorder
Estimated dispatch in 1 week.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内容简介】

孤僻、懒惰、哭闹、装病、口吃、尿床,或者厌学、逃学、离家出走……阿德勒认为,儿童出现的种种问题行为,是由于儿童在追求卓越感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造成了人格缺陷。本书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书中,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亲自诊疗的案例,全面且细致地剖析了每一种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追求卓越、自卑感、社会情感、在家中的排行、家庭环境、对性别角色的认识、青春期与性教育、社会影响……针对这些根源,阿德勒为家长和教师提出了中肯的教育建议。本书既可为家长提供丰富的教育案例和有价值的教育启示,又可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阿德勒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了改造,促进了精神分析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转变,并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几代人。正面管教、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民主育儿、美国P.E.T.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等风靡全球的教育理念都深受阿德勒教育思想的影响。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目录】

1 导言
关注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所有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社会情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晴雨表
2 人格的统一性
人格的统一性发展
儿童的行为模式
3 追求优越感及其教育意义
自卑与超越
保持心理平衡
学校的教育意义
4 正确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如何正确追求优越感
追求优越感的错误方式1:懒惰、装病等
追求优越感的错误方式2:口吃
5 儿童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促使儿童产生不良行为
消极的评价会剥夺孩子的信心
自卑感的诱因及矫正
6 儿童的成长:预防自卑情结
从儿童的视角看待他们的处境
关注儿童问题行为背后的意义
7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儿童有社会情感的诉求
社会情感影响儿童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区分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
出生顺序对儿童人格塑造的影响
8 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儿童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问题行为时儿童追求卓越感的一种方式
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
9 准备好了吗?——新环境的考验
环境转变是洞察儿童性格的时刻
儿童的微动作行为心理
新环境是对孩子所做准备工作的考验
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性别
特殊家庭角色:养子女、继子女和私生子女
10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智力测试的作用
引导儿童正确看待成绩
特殊教学管理:留级、跳级、快慢班和男女同校教师应关注儿童心理
11 外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隔代养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如何给孩子挑选读物
12 青春期和性教育
青春期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青春期孩子不良行为的成因
如何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13 教育的失误
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用理解的眼光分析行为倒退的男孩
14 对父母的教育
非暴力合作:不武断、不批评、不指责
在理解整体人格之上重塑教育
附录Ⅰ 个体心理问卷
附录Ⅱ 五个孩子的案例及分析

 

【文章摘要】

1 导 言

关注并引导儿童的发展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对于成年人来说,归根到底就是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引导,对于儿童也是如此,但二者之间也有差别:虽然成年人也需要引导,但由于儿童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如何引导他们便成了重中之重。如果我们放任儿童自由成长,给他们两万年左右的充裕时间,在良好的环境中自我发展,他们也可能最终会达到成人文明的标准。但这显然是异想天开,因此成年人必须注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对其的引导。

对儿童进行引导,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了解。成年人了解自己,了解内心的爱恨情仇,简而言之,就是了解自己的心理,已是实属不易。想要了解儿童,并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去引导他们,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专门研究儿童心理,一是因为儿童心理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是因为儿童心理对于研究成人的特征和行为也有一定的启示。同其他心理学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和实践脱节。它强调人格的统一性,研究人格在发展和表现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从这一观点来看,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生活智慧,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了解了这些从“错误”中汲取的知识,就可以将其付诸实践,以用于儿童的人格引导。

个体心理学的这种方法,使其各项理论观点密不可分,并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是在统一人格的驱动和引导下产生的,因此个体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所以,在这一开篇章节中,我们将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呈现为一个整体,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再用更多的篇幅,探讨本章提出的各种相互关联的问题。

人的发展存在一个根本事实,即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有目标的奋斗过程。儿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努力,不断发展,以实现对伟大、完美和卓越的追求,这一目标在无意识中形成,且无时不在。这种有目标的奋斗反映了人类特有的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同时,也主宰着人类一生中所有的具体行为,甚至还主宰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并非完全客观的,而是与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

人格的统一性隐藏在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个体都表现出人格的统一性,而个体也塑造了人格的统一性。因此,每个人既是画作,也是画家。我们虽然创作了自己的人格,但技艺并非炉火纯青,对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也并非了如指掌。

提到人格的建构时,需要提防一种缺陷:人格的统一性及其特定的风格和目标,并非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之上。人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等于事实本身。因此,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事实世界中,却塑造了不同的自己。每个人都会根据个人看法来组织自己的生活,这些个人看法中有正确的,也有不那么正确的。因此,我们必须以个体的成长过程为背景,看待其错误和失败,尤其要避免在个体的童年早期做出错误判断,因为这些偏颇的认知会影响其随后的人生轨迹。

让我们来看一个临床上的具体案例。有一位52岁的女士,总是贬低比自己年长的女性。她提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因为姐姐集所有宠爱于一身,所以她常常感到羞辱,觉得自己不受待见。如果运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观察来分析这个案例,就会发现,这位女士从童年到现在,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态,她总是害怕被轻视,每当看到别人要比自己更讨喜时,内心就会愤懑不平。哪怕我们对这位女士的其他生活经历或人格统一体一无所知,但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以上已知事实来弥补我们的认知空白。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如同小说家一样,运用一条明确的主线,包括其所作所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在保证其人格的完整性的同时,来建构一个人。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到这位女士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清晰地描述出与其人格“生命线”相伴而生的各种特征。

所有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

个体的奋斗,或对目标的追求,塑造了个体的性格,其前提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会激发其想象力,也会促使他们改善自身处境。处境的改善会降低自卑感,乃至消除自卑感。心理学视之为一种心理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也大大增加了人们犯错的可能性。自卑感可能会促使个人实现客观意义上的成就,但也有可能导致纯粹的心理调适,加深个体和客观事实之间的鸿沟。或者说,自卑感可能会非常强烈,使得克服自卑感的唯一方式就是发展心理补偿机制,虽然这样做满足了心理上的需求,但在行为上可能完全无济于事。

有三类儿童的性格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特征:第一,天生病弱或残疾的儿童;第二,从小受到严厉教育,处于缺爱的家庭氛围里的儿童;第三,被溺爱的儿童。

这三类儿童分别代表了三种基本的非正常成长环境,对于研究较为正常的儿童也有所启示。并非每个儿童天生残疾,但令人诧异的是,很多儿童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或多或少与第一类病弱残疾儿童相吻合,尤其是那些严重残疾的儿童。而溺爱或者缺爱的儿童,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也都有第一类儿童的心理特征,或者兼具以上两种心理特征。

以上三种处境会让儿童产生不满足和自卑感,使其形成超越自身能力的野心。自卑感和追求卓越是人类生活中同一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在病理学上,对于过度自卑和过度追求卓越,很难说哪种危害更大,因为二者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此消彼长。过度自卑诱发过度膨胀,毒害儿童心灵,使他们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源自过度的野心,不会对生活产生任何积极影响。而且,过度的野心会逐渐与其品性习气融合在一起,随时刺激儿童,让他变得极度敏感,时刻提防自己是否会受到伤害或被人轻视。

《个体心理学杂志》上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这样的儿童长大成人后,能力得不到发掘,变成别人眼中“神经兮兮”或者性格乖僻的人。他们做事情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这种状态发展到极端,他们就会发展成不负责任的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无论是道德上还是心理上,他们绝对是自我主义者。我们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逃避生活现实,无视客观事实,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他们做着白日梦,沉溺于虚幻的想象,将其奉为现实,以期得到心灵上的安宁。借助想象构建出所谓的现实,以达到心灵与现实的和解。

社会情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晴雨表

心理学家和父母需要观察儿童表现出的社会情感,将此作为判断儿童成长的一个标准。这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任何扰乱社会情感的因素,都会产生不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可以说,社会情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的教育方法都是围绕社会情感展开的。为了让孩子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父母或者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与一人建立紧密联系。若是这样,孩子势必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适当的或充足的准备。

了解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情况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初入校园,是儿童面临的最早的考验,也是最严峻的考验。在学校这个新环境中,可以看出儿童是否准备好面对周围的一切,尤其是有没有准备好面对陌生人。

由于不知道如何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很多成年人长大以后回顾学校时光时,都觉得是噩梦一场。当然,如果学校管理得当,就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好学校不能只做书本知识的灌输者,还应当做生活学问和艺术的传授者,应当是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之间的协调者。但在等待好学校出现以弥补父母教育缺失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家庭教育的弊端所在。

由于学校环境尚不理想,所以家庭教育失误带来的各种问题,会在学校当中显露出来。如果父母没有教导儿童如何与他人交往,那么儿童进入学校后就会感到孤立无援。甚至,他们会被视为怪胎,而这种看法又会逐渐加重孩子的孤僻心理。他们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受挫,从而变成问题儿童。人们通常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学校,而实际上学校不过是把家庭教育中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而已。

问题儿童在学校里能否有进步,个体心理学还没有定论。我们能证实的是,儿童刚入学就遭遇挫折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与其说这是学习上的失败,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失败。这说明他们开始失去自信。他们体会到一种挫败感,开始逃避一些有意义的任务,放弃脚踏实地的努力,转而追求捷径和自由。他们不走世人认可的正轨,而是追寻自己的捷径,通过获取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这条路对失去信心的人颇具吸引力,因为这样能最快捷地获得心理满足。摒弃社会和道德上的责任感,打破法则,使他们更容易成功,获得征服的快乐,这比走社会认可的道路要轻松得多。但是,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勇敢、多么无畏,走捷径却暴露了他们内心的胆小懦弱。这样的人只做万无一失的事,以此来凸显其优越感。

就像我们之前研究的犯罪分子,他们表面上无所畏惧,不计后果,实则内心深处充满恐惧。通过许多细微的迹象也可以看出,表面上勇敢的儿童,在没什么危险的环境下,会暴露出内心的脆弱。例如,某些儿童在站立的时候,总是倚靠着某物,没有挺直腰板。用传统的方法训诫儿童,用旧思维看待这些事,只能治标不治本。人们总是这样教育孩子:“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事实上,重点不是孩子的站姿,而是他总是需要支撑或帮助。通过惩罚或奖励,虽然可以轻易地劝导儿童改掉坏毛病,但是儿童渴望得到支撑或帮助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一个好的教育者,可以读懂这些迹象,并运用同情和理解之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通常我们可以从某一迹象中,看出儿童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例如,儿童总是喜欢靠着什么东西,从这样的坏习惯中可以看出儿童肯定有焦虑、依赖等心理。将他与我们熟知的其他同类儿童对比,重构这一性格特征,可以看出这就是被溺爱的孩子。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缺爱儿童的性格特点。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在穷凶极恶者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类恶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童年时期都遭受过恶劣对待,由此形成了冷酷、嫉妒、憎恶的性格,见不得旁人幸福。嫉妒心强不只在穷凶极恶者身上才有,很多正常人也有这种心理。这类家长不允许孩子比自己小时候更幸福。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亲生父母和孩子之间,就连没有血缘关系的监护人和儿童之间也是如此。

这样的观点看法并非出于恶意,而是反映了从小就被恶劣对待的人的心理。他们长大后,还会编造出各种自认为正当的理由来教育孩子,比如“不打不成器”。这些家长总能说出很多证据和案例来证明自己有理,但事实证明,独断死板的教育模式是无法说服别人的,也注定徒劳无功,只会疏远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心理学家通过探究各种不同表征并将它们关联起来,再经过实践建构出了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个系统,人们就可以揭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虽然通过对个体人格某一方面的考察能够揭示整体人格的某种特征,但是只有当所考察的每个方面都表现出相同特征时,结果才令人满意。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因此尤为要注意的是,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不能呆板、机械地生搬硬套到被研究者身上。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个体,不可能从一两种表现中就得出深刻的结论,而是要在其中发现所有的可能性来支撑我们的论点。只有成功地验证假设,能够从某人的行为中的其他方面找到相同的执拗和信心不足的特征,我们才能肯定地说,他的人格中包含这两种特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对象并不理解自己的行为表达,因此无法刻意隐藏真实的自我。了解研究对象的性格,不能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要通过他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他故意欺骗,而是因为一个人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只有保持中立又富有同情心的旁观者才能弥补这道鸿沟。这位旁观者 —— 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基于客观事实去阐释他人的性格。这些事实体现了个人追求,虽然其本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人在回答下面三个关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时的态度,最能展现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在探讨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探讨过了。社会关系也会表现为某一特定任务,即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遇到社交问题时,个体该如何处理?如果一个人说朋友和社交完全“无所谓”,那么“无所谓”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从这种态度中,我们就能看出他的人格的倾向和构成。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不仅仅是面对面和朋友交往,还包括这些关系的抽象

Weight 0.5 kg
Dimensions 14.8 × 1.2 × 21 cm
Author

Date Published

01/01/2023

Format

Paperback

Imprint

ISBN/Ean

9787559473493

Language

Pages

224

Publisher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Only logged in customers who have purchased this product may leave a review.

《儿童教育心理学》影响全球亿万父母和教师的经典读本 |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教育理念代表作

RM29.90

Available on backorder